计算机应用与维修

作者:南昌市望成技工学校 时间:2025-05-31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影响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竞争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自然而然,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成为了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必需品。尤其是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一分缺乏。全国学校每年输送的人才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要求,所以计算机专业前景十分广阔。在各个行业里都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一)建设目标

在相关计算机产业职业教育政策指导下,通过市场调研、校企合作,准确把握计算机产业行业企业发展要求,以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为重点,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能学、辅教”的共享计算机产业专业教学资源,满足学生、教师同时学习使用的要求。

通过本专业的建设,希望达到以下目标:

1)不断提高师生学习效率:凡有学习意愿并具备基本学习条件的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均能够通过不同起点的系统化、个性化学习,并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师


计算机检验工,计算机硬件技术人员,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等。

生学习效率。

2)不断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授对象和课程要求,利用教学资源灵活组织教学内容、辅助教学实施,实现教学目标,不断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

3)拓展学生学习的视野: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以外,通过使用专业教学资源巩固所学和拓展学习,不断拓展学生学习的视野。

4)突显本专业教学特色,促进本专业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创新。

(二)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坚持以党建带动人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本专业的教师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取得了优异成绩。通过3-5年的建设,使本专业形成一支结构较合理、业务能力较强,并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一体化”专业教师团队。通过教师到企业轮训,邀请企业计算机技术人员任教,名师工程及专业带头人选拔等手段,打造一支懂职教,“进得课堂,入得厂房”、专兼结合的“一体化”队伍。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管理体制,通过建立实训现场管理和教学评价考核等制度,使得教学管理和成绩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三)不断完善实训设备和教学环境条件

不断完善能满足本专业技能实训和学生实习需要的校内实训设备和实习场所。校内实习场地的主要设备(设施或仿真模拟设备)能配套,能与企业现场基本同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实践(实验、实训)教学项目开出率有保障。新建一批一体化实训室,新建本专业创新工作室,新建计算机技术应用与维修一体化实训室。组织教师培训和学习新技术、调试新建实验室的设备,增进主干课程中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以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整合现有实训设施,融合企业文化,形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教学环境。

(四)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校企合作,企业专家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实施“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计算机企业岗位调研和分析,按照计算机运用与维修类别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确定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完成常规的课程教学和适合企业的专业技能实训,养成职业素养。以计算机维修基础能力训练为重点,在校内实训基地和完成专业基本任务训练;其次以计算机平台建立和使用技能训练为核心,在校内实训基地和实习企业交替完成专业核心技能训练;最后在校外顶岗实习企业进行岗位综合能力训练。

(五)建设思路与举措

1)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的优秀教学团队。

2)创新课程体系,努力创建一流人才培养模式。

3)强化基地建设和大师工作室建设,打造一流教学设施和环境。

4)依托大赛平台,锻炼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打造拔尖技能人才。

5)加强校企行业多方合作,培养企业特殊需求技能人才。

6)推动产教研融合,不断提升师生社会服务能力水平。